为了更好的为您服务,请启用JavaScript

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查询

职业

职业病科医师

1.询问患者病史和职业史并进行检查;2.协助或配合公共卫生医师进行现场公共卫生学调查;3.提出体检、化验和辅助检查内容、项目并指导实施;4.作出职业病诊断或鉴别诊断意见;5.制订诊疗方案并实施;6.作出治疗转归结论和劳动能力鉴定意见;7.提出康复、疗养和劳保待遇建议。
临床

临床检验科医师

1.进行检验申请、样品采集、检验检测等检验工作指导、培训、答疑和咨询;2.进行生物学、微生物学、血清学、生物化学、血液免疫学、生物物理学、细胞学等检验并出具诊断性临床检验报告;3.参与临床查房和疑难危重病例会诊,解释检验结果,提出临床诊断和治疗建议;4.评价检验项目,制订、应用临床检验标准、规程。
重症

重症医学科医师

1.进行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早期发现,早期干预;2.进行重症患者病情严重度评估;3.监测、评估重症患者重要器官、系统功能并采取救治措施。
疼痛

疼痛科医师

1.询问和检查患者,书写病历,记录病案;2.医嘱或实施化验、影像学、介入方法、穿刺技术以及其他诊断程序;3.分析化验和检查报告及结果,作出诊断,确定是否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;4.开具处方,借助医疗器械及药物对疼痛性疾病进行治疗;5.制订微创介入等手术方案;6.医嘱手术准备,实施手术;7.使用医学设备,对疼痛性疾病进行物理因子治疗。
妇幼

妇幼保健医师

1.进行女性青春期保健;2.进行女性婚前保健;3.进行育龄妇女和计划生育保健;4.进行孕妇孕期和胎儿保健;5.进行产妇产时、产褥期、哺乳期保健;6.进行妇女更年期保健;7.进行新生儿、婴幼儿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、喂养与营养、心理行为等保健。
医学

医学遗传科医师

1.检查患者,书写病历,记录病案,采集病史,询问家族史并绘制系谱;2.医嘱或实施化验、影像学、电生理等临床诊断程序以及细胞、生化和分子遗传检测;3.分析临床诊断和遗传检测报告及结果,作出诊断;4.开具处方,借助药物或有关医疗器械对遗传病进行治疗;5.为遗传病患者及家庭等高风险人群提供咨询,评估再发风险,提供生育指导;6.利用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技术,进行胚胎、胎儿及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及诊断;7.解释遗传检测结果及意义。
全科

全科医师

1.建立并使用家庭、个人健康档案,对社区人群提供连续、系统、全面的健康管理;2.进行社区常见病、多发病、慢性病的诊疗、会诊或转诊;3.进行疾病预防、筛查与咨询等;4.进行居家医疗照顾;5.进行社区老人、妇女、儿童和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保健,提供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;6.进行健康教育、生活干预等大众健康促进工作;7.参与社区诊断,掌握社区人群健康状况;8.协调提供康复服务。
肿瘤

肿瘤科医师

1.询问和检查患者;2.查阅病史,医嘱实施化验、影像学等诊断程序;3.分析检查报告和结果,制订综合性治疗方案;4.运用手术、化学药物和放射治疗设备,进行综合治疗;5.根据病情发展,阶段性调整肿瘤治疗方案;6.观察患者反应及病情变化,必要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。
超声

超声科医师

1.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查患者,作出诊断;2.分析化验和其他检查的报告和结果,决定是否实施特殊腔内超声检查和介入超声活检;3.使用超声仪器,进行介入诊断和治疗。
核医

核医学科医师

1.询问、检查患者,查阅病史;2.组织实施放射性核素显像,分析结果,作出诊断;3.医嘱进行化验及其他诊断程序;4.分析检查结果和化验报告,确定是否适宜放射性核素治疗并组织实施;5.复查治疗后患者,观察疗效,必要时辅以内科治疗。
放射

放射科医师

1.获取患者病史及相关资料,必要时检查患者并掌握该种检查的适应征;2.医嘱进行X线透视、拍片,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(CT)与磁共振成像(MRI)等影像学检查;3.分析对比影像资料,作出诊断意见;4.进行介入性放射学检查和治疗;5.介入性放射学的检查和治疗术中、术后,与临床医师共同处理出现的并发症,术后观察反应和疗效。
病理

病理科医师

1.获取临床资料;2.检查活检标本、手术切除标本或细胞学标本;3.作出病理诊断或提供病理形态学依据,参加临床会诊,为临床医师提供病理咨询;4.进行遗体解剖检查,作出病理诊断;5.手术中进行冰冻快速诊断,指导制订临床治疗措施。
麻醉

麻醉科医师

1.运用药物、针刺、物理疗法手段,使患者在手术治疗或检查时安全、无痛、舒适;2.使用呼吸循环生理监测仪和气管插管、心脏按压、控制呼吸等方法,监测、调整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;3.参与临床科室对重症患者、心肺脑复苏患者救治;4.监测、治疗麻醉恢复期患者,诊断、治疗麻醉后并发症;5.治疗、观察急性疼痛,参与慢性疼痛患者诊断和治疗。
康复

康复科医师

1.询问和检查患者,应用设备进行功能评测;2.分析、评估检查和功能测试的结果,制订康复治疗计划和康复目标,开具康复处方;3.指导并实施综合康复治疗,防控并发症及意外风险;4.进行出院患者康复效果评定,提出康复建议;5.进行患者恢复生活能力、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;6.指导社区康复工作。
急诊

急诊科医师

1.现场询问和检查患者,书写病历,记录病案;2.现场紧急救治危重患者;3.医嘱或实施化验、影像学、介入方法、穿刺技术及其他诊断检查;4.分析化验和检查报告,作出病情初步诊断;5.采取药物或手术等急救措施;6.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措施稳定、支持基本生命体征;7.视病情建议患者住院治疗、门诊治疗、留观、转院或出院;8.转运伤病员。
传染

传染病科医师

1.询问和检查患者,了解病史和流行病学史;2.医嘱和实施化验及其他检查,寻找病原体;3.分析检查和化验结果,作出诊断;4.开具处方,给予药物治疗;5.隔离患者,采取切断传染源等预防措施。
精神

精神科医师

1.获取患者病史,研究、分析患者病因、发病机理、临床表现;2.进行患者认知、情感、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过程精神检查、心理测验和躯体检查;3.运用影像学、电生理、生化等手段,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;4.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、心理治疗、物理治疗、康复治疗。
皮肤

皮肤科医师

1.询问和检查患者,书写病历,记录病案;2.医嘱或实施化验、影像学及其他诊断程序;3.分析化验报告和检查结果,作出诊断;4.开具处方,给予药物治疗;5.采用手术、物理方法治疗;6.术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措施;7.进行皮肤病防治的科普教育、疾病筛查;8.进行正常皮肤的维护、保养和防护。
口腔

口腔科医师

1.使用药物、牙科设备、器械、材料及有关影像学、病理学、检验学诊断手段,诊治牙齿、牙列、牙周组织及口腔黏膜的疾病,拔除无法保留或不宜保留的牙齿;2.诊治唾液腺、颞下颌关节和颌面部神经疾患,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,牙颌面畸形,创伤性及感染性疾患;3.修复牙齿、牙列及颌面器官的缺损与缺失;4.术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,书写病历,记录备案;5.进行预防龋病、牙周病及其他口腔疾病的科普教育、疾病筛查。
耳鼻

耳鼻咽喉科医师

1.询问患者,书写病历,记录病案;2.使用医疗辅助设备及仪器,检查并治疗耳、鼻、咽、喉,以及非中枢神经系统、眼球、牙体的头颈疾病;3.医嘱手术准备,制订手术方案,实施手术治疗;4.术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;5.开具处方,给予药物治疗;6.进行听力和语言测验,确定听力和语言受损程度,指导患者进行音声及语言矫治;7.实施危重病患者气管切开手术,建立呼吸通道;8.实施面部美容手术;9.操作食道镜,诊断和治疗食道疾病。
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