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查询
小类
地质勘探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01
小类
测绘和地理信息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02
小类
矿山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03
小类
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04
小类
冶金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05
小类
化工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06
小类
机械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07
小类
航空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08
小类
电子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09
小类
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10
小类
电气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11
小类
电力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12
小类
邮政和快递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13
小类
广播电影电视及演艺设备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14
小类
道路和水上运输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15
小类
民用航空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16
小类
铁道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17
小类
建筑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18
小类
建材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19
小类
林草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20
小类
水利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21
小类
海洋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22
小类
纺织服装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23
小类
食品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24
小类
气象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25
小类
地震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26
小类
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27
小类
安全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28
小类
标准化、计量、质量和认证认可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29
小类
管理(工业)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30
小类
检验检疫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31
小类
制药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32
小类
印刷复制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33
小类
工业(产品)设计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34
小类
康复辅具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35
小类
轻工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36
小类
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37
小类
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
编码:2-02-38
防雷
防雷工程技术人员
1.进行大型建设工程、重点工程、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、人员密集场所雷电灾害风险评估;2.调查灾害事故发生现场,提出雷电灾害鉴定意见,分析雷电灾害成因;3.设计防雷工程方案,指导防雷工程施工;4.检测在建和已投入使用工程项目防雷装置技术性能;5.研发雷电灾害防御技术及方法。人工
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技术人员S
1.运用飞机、卫星、雷达等观测和分析技术,进行空中云水资源监测评估和人工增雨雪、防雹、消雾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监测、识别;2.运用数值模拟技术,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预报、分析,制作、发布作业条件预报产品;3.进行人工增雨雪、防雹、消雾等作业方案设计、作业指挥和效果评估;4.运用飞机等设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,观测记录作业前后的气象宏、微观信息,记录报送作业信息,维护作业设备;5.采集、处理、存储和分析观测数据,操作、维护人工影响天气观测设备;6.研究、应用人工影响天气新技术、新方法、新装备。气象
气象服务工程技术人员L/S
1.运用气象观测、预报预测信息和其他信息,研究、设计、加工制作气象服务产品;2.运用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信息传播技术,提供气象咨询服务,评估气象服务效果;3.发布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,提供气象灾害防御建议,调查、评估气象灾害灾情;4.研究、应用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及评估技术;5.研究、应用农业、交通、环境、地质灾害、海洋、水文、能源、旅游、公共卫生等领域专业气象服务技术,提供气象服务产品及咨询服务,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普及。气候
气候监测预测工程技术人员L/S
1.监测、诊断、分析气候、气候变化、重大和极端气候事件,揭示气候与气候变化特征和规律;2.进行气候与气候变化的研究、预测和预估;3.分析、评估气候与气候变化和重大气候事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影响;4.进行气象灾害及重污染气象条件气候趋势和重大过程预测;5.进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大型太阳能、风能等开发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;6.研发气候监测预测、数值模拟与预估等新技术、新方法。天气
天气预报工程技术人员L/S
1.运用气象资料、技术和方法,进行天气分析,制作短期、中期和长期气象要素及灾害性天气预报;2.跟踪监视天气演变,制作责任范围内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;3.制作、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及气象灾害预警;4.制作空气污染气象条件、空气质量和重污染天气预报、预警;5.制作发布空间天气监测、预报和预警;6.研发、应用天气预报和数值预报等新技术、新方法。气象
气象观测工程技术人员L/S
1.运用卫星、气象雷达、自动气象站等气象装备、设施获取大气以及陆地、海洋、空间等领域中与气象相关的物理过程、化学过程和生态过程信息;2.对获取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评估,加工制作气象观测数据产品,制定气象观测标准及业务管理规范;3.开展气象观测仪器装备运行监控、维修维护保障;4.开展气象观测新技术、新方法、新装备研发和气象观测数据应用研发;5.研究多源数据融合新技术,研制地球气候系统多圈层数据子集。